5月21日,全球健康峰会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讲话指出,一年多来,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百年来
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始终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
科技既要“顶天”也要“立地”。
“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回首过去5年,从守护生命健康到助力脱贫攻坚,从促就业助增收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越来越多的民生科技于无声处改变人们的生活。
科技锻造利器守护生命健康
2020年初,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
面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遭受的严重威胁,全国科技系统聚焦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设备和试剂等方向开展抗疫攻坚。7天内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14天完成核酸检测试剂研发和审批上市。疫苗研发5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多款获批附条件上市。国家卫健委5月24日公布的
战时锻长矛,平时造坚盾,科技铸就了坚实的护民铠甲。
5年来,科技助力破解基层医疗服务“
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等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领域打破国外
技术领路助致富稳就业
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科技特派员杜方平在山峦间默默耕耘近40年,向当地农民推广食药用菌种植技术,带领大家在贫瘠土地上种出“金疙瘩”。
杜方平是中国几十万名科技特派员中的一个缩影。
2020年12月,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兰玉杰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共28.98万名科技特派员奔赴脱贫攻坚
“菌草大使”林占熺、“油茶博士”陈永忠、“太行山的儿子”李保国……一批批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带领贫困群众和广大农民走在了康庄大道上。
柞水木耳、凉山花椒……科技支撑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实现科技特派员对建档立卡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的全覆盖,递交了一份科技助力脱贫攻坚的创新答卷。
脱贫致富离不开科技要素,乡村振兴更离不开科技创新。随着“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科技特派员将承担更加重要的使命,科技发展将为推动乡村生活富裕、提升农民幸福感作出更大贡献。
“有饭吃”是
5年来,科技创新催生出更多新就业形态。依托互联网平台,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抓手。2020年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16.7万人。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块屏幕”缩减贫困地区的教育鸿沟,智能机器人填补养老护工空缺,“智慧厕所”破解公共厕所的使用困境……民生科技领域不断扩大,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
在生态保护上,中国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京津冀建成了国内
在交通出行方面,网上订票、微信买票、无线上网、自主选座、高铁订餐等服务载体日新月异,以广州站刷脸进站为典型的“黑科技”已经转变到机器人提供智能服务,智慧斑马线、智慧路灯、移动警务室、智慧交管大脑等等关于道路交通安全体系的新技术让出行更畅通。
在法治建设中,信息技术与法治建设不断融合促进,创造了更高水平数字正义。2020年初,许多当事人因疫情防控不能出庭参加审理,原本应该审结的案件被迫延期。面对这一情况,全国各级法院运用近年来“智慧法院”建设的相关成果,积极开展远程立案、网上审判、智慧执行,努力让公平正义不缺席、不迟到。
5年来,从基本医疗保障到助力脱贫致富,从促进就业增收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科技惠及民生是
文章来源于人民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会尽快安排删除。